第165章 同乡(2 / 2)

“他对西王府的诸多举措却是十分认可,早就想去重庆,我便派人去请他了。”

魏源缓缓走到香炉前,点燃手中最后三支香,虔诚地插入香炉中,又向佛像拜了三拜,然后带着徐寿朝家中正堂走去。

他的子女都已各自成家立业,原配也在两年前离世,如今只有一位妾室和几个老仆随他来到高邮,日子倒也清净。

两人刚踏出佛堂,刚才在门口扫地的老仆便匆匆来报:“老爷,您那位湖南乡亲又来了。”

魏源嘴角泛起笑意,轻声道:“请他进来吧,他倒是有恒心,此番正巧碰上了。”接着吩咐老仆去文台书院请徐继畲,老仆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一个中等身材、相貌普通的中年人带着一名年轻随从走了进来。他手拎着几条鲜鱼,一刀猪肉,随从背着一个书袋,手里提着些瓜果蔬菜。

他远远地就用魏源家乡——湖南邵阳的口音热情问候:“魏公,赵某又来打扰了,给您送最新一期报纸。”此人正是西军军情局参谋长赵无忌。

魏源也用邵阳话,笑着回应:“每次你来,倒是我家改善伙食之日了。”随即唤来一仆妇,将赵无忌和随从手中的鱼、肉及瓜果蔬菜收到厨房去了。

赵无忌看见徐寿,笑道:“不知徐先生也在此,您那份报纸已送到贵府上了。” 徐寿拱拱手,表示感谢。

魏源笑道:“烛晦,你倒是有心。”说罢,将两人迎进客厅。

西军开年以来难得平静,萧云骧便将组建科学院的事宜提上日程,军情局开始大规模招募人才。

像魏源、徐寿这种在中国近代史、科技史熠熠生辉的人物,自然是西王府重点邀请的对象。

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上海开埠已有十余年,西学东渐的浪潮吸引了许多对西方感兴趣之人。

且这里还是太平天国和清廷的交战场所,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还是情报收集、人才招揽方面考虑,都该设一个重要据点。

赵无忌主动请缨,前来主持设站工作。

他凭借与魏源的同乡关系,加上刻意结交,一来二去,与魏源熟络起来。为了方便和文人打交道,他还临时给自己改了个“烛晦”的字。

四人来到魏家客厅,仆人奉上香茶后。魏源便迫不及待地催促赵无忌:“烛晦,快把报纸拿给我看。”

赵无忌没有卖关子,从随从的包裹里拿出一份四月份的《荣华日报》,恭敬地递交到魏源手里。

魏源立刻展开报纸,徐寿站在他身后一同观看。报纸依旧是标点清晰、行文通俗的熟悉风格。

前几版照例是西王府颁布的政策、西军的战斗故事,中间是时事评论、文章诗词等,后面则是商家推销产品或寻求合作伙伴等内容,宛如一锅热辣生猛的大杂烩。

头版头条详细报道了西军李秀成部攻克汉中府的经过,用大量篇幅描述了第三军冬季翻越米仓山的壮举,以及战斗英雄事迹,授予开路先锋第七师“近卫”称号等消息。

第二版是西王府对近期土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百姓反馈信息的具体方式。

第三版则又是那署名“钓海客”的狂生文章,题目是《德先生与赛先生》。

最新小说: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