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发表第二周的某天。
“恭喜,恭喜!为民,如今你可是大作家啦!”
穿着新潮,漂亮到一点都不下于同时期港星的龚雪跑到了燕大图书馆。
胡为民笑了笑,同样恭喜道:“谢谢,如今《甜蜜蜜》开拍,要不了多久,雪姐也是闻名全国的大明星了。”
剧组在三月二号结束筹备期,正式开始拍摄。
“雪姐,最近我都没时间去北影厂,也不知道拍摄进度怎么样了?”
胡为民也就当天参加开机仪式时见过龚雪一面,之后两人一个忙着拍戏,一个忙于工作,再没见过面。
“一切都很顺利,大家在闲暇时间,除了看剧本,就是看胡老师的新作。”龚雪眼珠一转,打趣道。
胡为民拱拱手,一本正经地说:“等我下回去北影厂,肯定要当众感谢大家对我新作的支持。”
“还是我先买了杂志,在剧组里推荐你的小说,他们才看的。”龚雪不太乐意,小声嘟囔道。
胡为民挤眉弄眼道:“我知道了,原来真正的大功臣是雪姐你啊!”
“哼哼,知道就好。”龚雪仰起头,骄傲得像是开屏的孔雀一般。
胡为民苦恼道:“哎呀,雪姐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才好。”
“谁……谁稀罕你的报答。”龚雪俏脸通红,细声细语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
红霞慢慢从耳垂蔓延到脖颈,显得她更是娇俏可爱。
见到眼前佳人眉眼弯弯,胡为民的心都快化了,他柔声道:“那我请你吃一顿饭可好?”
龚雪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下班了,我去找你。”
胡为民说完,就想去牵她的手。
两只手碰了一下,龚雪就如触电般收回了玉手。
她捋了下耳边的发丝,神色越发慌张,“那说好了,我……我先走了!”
接着,她转过身去,连蹦带跳下了楼。
这一幕看得胡为民目瞪口呆,好笑之余,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甜蜜。
他抬起两人刚刚接触的手,隐约间,一缕幽香萦绕鼻尖。
这一天,图书馆的同事们发现胡为民干劲十足。
什么活都抢着干不说,脸上的笑都没停下过。
以为是小说热销的原因,他们也就没有往其他方向去想。
下午,张德宁找上图书馆。
“张姐,你怎么找过来了?”
随着双方接触越来越多,胡为民对她的称呼也变得更亲近了。
“编辑部想约你写篇创作谈。”许是怕胡为民不明白创作谈的意义,张德宁接着道:“创作谈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你和《孩子王》都有好处。”
“创作谈啊,行,稿酬怎么算。”
胡为民没有多想,只要钱到位,写一篇创作谈费不了多大功夫。
“啊,稿……稿费……”
张德宁人呆住了,他们编辑部请作者写创作谈一般可是没有稿酬这一说的。
即使给稿费,也不会太多,肯定比不上小说的千字稿酬。
毕竟,创作谈是为了作家推广作品。
胡为民虚眼看着她,“怎么,写这个难道没稿酬的吗?”
“有,不过不多。”张德宁老实回答。
胡为民打了个哈哈,道:“哎呀,张姐,要不创作谈就算了吧。”
“服了你了,为民,你年纪轻轻就掉进了钱眼里,这可不行啊!”张德宁痛心疾首道。
胡为民理直气壮道:“张姐这就错了,我是作家,作家靠文字赚稿费,这有错吗?”
“行吧,还是按照千字十块的稿酬给你,这总可以了吧。”张德宁说不过他,只能妥协。
“什么时候要?”
“当然越快越好,我们编辑部还要审核和排版呢。”
“这么赶?”
“呵呵,《孩子王》现在势头正旺,当然要让读者尽快看到。对了,还没告诉你,这期杂志已经卖了三十万册了。”
胡为民对《燕京文艺》的销量没有概念,“算多吗?”
“当然”张德宁点点头,一脸兴奋,“和之前比已经翻倍了。”
才三十万册就翻倍了?
胡为民挠挠头,感觉《燕京文艺》不怎么样啊。
“你这什么表情?”张德宁不满道:“我告诉你,这还只是第一周的数据。现在《孩子王》已经有了大火的趋势,销量只会越来越高。”
“最终能有多少?”
“我们社内估计能有个六七十万的销量吧”
张德宁其实也不是很确定,毕竟他们没有刊载过大火小说。
胡为民点点头,“那还不错。”
“我们现在就像趁着这股东风,扩大影响力呢。所以,你的创作谈最快多久能出来?”张德宁催促道。
胡为民叹了口气,决定最近再加个班,“行,你这周末……不,周六过来取稿子。”
“这还差不多。”
谈妥后,张德宁笑眯眯问:“为民,我这次来呢,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新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