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网 > 同人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48章 自讨苦吃和嗟来之食(上)

第48章 自讨苦吃和嗟来之食(上)(2 / 2)

二组选用了最保险的思路,先由第一位同学解释字面意思,第二位同学引申字面意思并举例说明,第三位同学以辩证的思维肯定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另一种解读,第4位全面论证第二种解读,然后最后一位同学总结产生两种思维方式的原因,并再次论证不同角度看问题导致的不同结果,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至于每部分发言内容,各自发挥。

云洁略一思索,觉得这个解题思路应该就是蒋老师的出题目的,没有问题,而5个人的发言顺序,也确实是第4位和第5位更重要。

拿眼觑一眼马丽,果然一副忿忿不平的样子,云洁很是担心,如果前面几位发言没有按照商量的思路进行,后面的人也很难扯回来。

看临场发挥吧。

第一组先进行。云洁感觉,一组一定是陈丽媛第一个发言,陈大鹏最后一个总结。

果不其然,陈丽媛第一个发言,首先抛出了一个疑问:“自讨苦吃,一般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和论断,有没有一种可能,被说的那个人根本不这样认为,而是觉得这不是‘吃苦’呢?”

云洁不禁想拍案叫绝,这个切题实在刁钻!

可一上来就抛出这样一个解读,

陈丽媛进行说:“‘你这纯属自讨苦吃’,‘你真是自讨苦吃’。大家听听这两句话,带着浓浓的说教意味,如果处于这样一个语境下,自讨苦吃是你对别人说的,好的,请慎言,既然是别人的事情,别人自讨的苦,那是别人的事情,至于苦或甜,冷或暖,都是别人自找的,请放下说教的嘴脸,或者春风化雨,或者言辞切切,这种讽刺与嘲笑就不必了,别人怎么吃与你无关。”

董奎继续深入:“既然对别人说出这样的话,就表明说话之人已经对事情的结果有了一定的论断。可每个人的学识、经历不同,眼界不同,对同一事情起因、发展、结果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你怎么能判定说话者的认知就一定高于被说者呢?胸无点墨却四处点评的人多着呢。还有,有没有身处其中,也能影响对事情的判断,不明所以的外人指手画脚或者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还少吗?”

董同学环顾一周:“所以,当有人龇牙咧嘴地对你说‘你真是自讨苦吃’的时候,先不要低下你高傲的头颅,要大胆地怼回去‘你咋知道我吃的是苦呢?’”

众人鼓掌。

梁安国接上:“咱们换个语境,假设这个‘自讨苦吃’是被说者自己接受了,是自己说出来的‘我真是自讨苦吃’,这句话听起来也是一股浓浓的不甘,总带着一种迫于接受的感觉,无奈的自嘲,事情发展到一个地步,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状态,迫于形势,只能认输。”

常庆:“自讨苦吃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刚才三位同学都强调了对自讨苦吃的怀疑,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我的论断。既然是自讨,根据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不会去自讨对自己不好的东西,既然是苦,就不是自己主动讨来的,是被动附加的,那又跟自讨相矛盾。”

眼看着一组的谈论越来越远,越来越散,云洁很是担心陈大鹏如何把话题圆回来,还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总结发言或者重新立意都来不及了,云洁为他捏了一把汗。

没想到陈大鹏干脆放弃了整合,而是提出另一种解释:“还有一种可能,苦是真的,自讨也是真的,在这么一种形势下,苦果已是注定,被说者处于风暴中心,以他的担当,接受了不好的结果,复盘整个事情的起因在于自己,坦然接受了这个因果,主动讨过来,咽下这等苦果,并反复咀嚼、品味这个苦果,以警醒世人,也避免自己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云洁听完明白了,一组这是对这个“自讨苦吃”设定了开放式的辩论,通过每个人不同的解读,引导众人去思考,去辩解。

没有辩论结论,只有过程,反而正是不断引申的过程,引导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蒋老师沉默良久,显然,这群孩子看待问题的多面性很是让他震撼,“怀疑一切”,不正是辩论的真理所在吗?

最新小说: 焦渴症 一天一个惊骇故事 重生离婚踹渣总,五个哥哥排队哄 身有玄术自悠闲,算命抓鬼我在行 快穿:咸鱼女配她在各位面躺赢 妙医皇后的双面人生 洛总别高冷,你成夫人的替身白月光了 灵印纪 我,欢愉令使,开局黑塔追着求测 顶级诱钓!陆总夺吻跪求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