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愿意从光线传媒跳槽到极光文化,自然是了解过这家公司的背景。
而且他也是带着团队一起过来的,手下除了几个愿意跟着他的中层,最近为了开展经纪业务,他也挖到了几个人脉不错的经纪人。
在得知极光文化拥有大量影视剧改编权后,更加看好公司的未来,在获得公司的管理权后,柳斌就开始默默招揽青年演员和有前途的导演,耐心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机会。
他们现在签约的艺人还没有什么名角,多数都是颜值不错的艺校新生或者有能力缺乏机会的演艺派。
来到公司后自然也不会闲着,除了公司安排的课程培训,也会在公司和经纪人的关照下,去一些影视剧组创收。
《失恋33天》项目开始后,他们自己也算有了些资源,这次老藤拍戏也夹带进去不少。
虽然这部片子有些邪门,但刘宇盛也没那么迷信,一些只有几句话或过场的小角色应该不至于沾上霉运,完全可以拿来给新人刷经验。
极光文化把控着那么多小说的影视剧改编权,虽然不一定都会自己拍,但只要足够努力,只要演技合格,他们旗下的演员以后肯定不愁戏演。
本来最初他还想让公司尝试参与《失恋33天》的宣发工作,可后来还是放弃了。
这部电影的宣发非常重要,而且也比较复杂,还是找专业人员更好。
毕竟是他在国内投资的第一部戏,刘宇盛又没太多精力顾及这边,实在不太适合拿来当实验品,还是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说吧。
……
继《樱花结局》音源数据大爆之后,刘宇盛的实体专辑销售成绩再次爆棚。
令人意外的是,销量爆发的数据并不是稳定提升的曲线,而是在单曲上市十多天后,突然毫无征兆地再次暴涨,就连《那些年》的观影人数也出现了一轮明显的上涨。
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同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最开始还认为只是S公司在做数据刷榜,后来经过记者的现场勘察发现,这次销量暴增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年纪稍大的购买者纷纷走进了音乐店。
这群大龄粉丝虽然表现得有些后知后觉,但却有更强的经济基础,抢购量也十分惊人。
不少人都同时买了好几张,不知是为了凑齐那些成套的小卡还是买回去送人。
刘宇盛的歌声自然也不会让这些“姐姐”们后悔,那轻松愉快的旋律和深情款款的歌声,唤起了她们年轻时美好的记忆。
刘宇盛这张单曲唱片本来的销售成绩就非常好,上市第一周就差点把公司备货的5万张清空,S赶紧与唱片厂家协调又再次补货5万张,
而后来的这次销量暴增,专辑竟然再次濒临售罄,公司不得不再次追加订单。
在各类粉丝的持续发力下,这张唱片的总销量直接突破了15万张,不仅远远超过了公司的预期,成绩竟然直追bIGbANG二月底回归的迷你专辑《to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