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同祖母、母亲还有庶妹许潇潇一同用早膳时,祖母突然开口说道:“然儿,潇儿,你们今日同我一起去珹卿寺。”我与许潇潇闻言,皆是恭敬地应了声:“是。”
用过早膳后,我们一行四人便乘着马车,缓缓向珹卿寺行去。
车窗外,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与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车内,祖母闭目养神,母亲则轻声细语地与我和潇潇说着些家常,气氛温馨而和睦。
由于二姨娘和许梦被流放后,父亲就让母亲代管许潇潇,毕竟再不过也是个孩子,不放心没有母亲教管是怎么样。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珹卿寺的山门前。抬眼望去,只见寺门巍峨壮观,红墙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珹卿寺”三个大字,气势磅礴。
我们下了马车,由寺中的小僧人引领着,穿过山门,沿着青石板路向内走去。一路上,只见古木参天,翠竹依依,花香袭人,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
祖母走在最前面,步伐稳健而庄重,母亲紧随其后,我与潇潇则并肩而行,一边欣赏着寺中的景色,一边聆听着祖母与母亲的谈话。
“祖母,这珹卿寺的历史有多久了?”我好奇地问道。
祖母转过身来,慈祥地看着我,缓缓说道:“这珹卿寺始建于覃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它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香火鼎盛,可见其灵验与不凡。”
我闻言,心中不禁对这座古寺充满了敬畏之情。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前。只见宝殿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殿内的佛像庄严而慈悲,仿佛在静静地俯瞰着世间的芸芸众生。
祖母领着我们在佛像前跪下,虔诚地磕了三个头,口中念念有词,为家族祈求平安与顺遂。我与母亲、潇潇也依照祖母的样子,恭敬地磕了头,心中默默地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礼佛完毕后,祖母从袖中取出一袋香火钱,递给了身边的小僧人,让他转交给寺中的住持。那小僧人双手接过,恭敬地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主持便亲自迎了出来,他年约六旬,面容慈祥,双眼中透露出一股智慧的光芒。他向我们行了个礼,说道:“几位施主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请随贫僧来,贫僧已为几位施主安排好了住处。”
我们连忙还礼,跟随着主持向内走去。穿过几道回廊,我们来到了一座小院前。只见小院清幽雅致,院内种满了各种花卉,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主持指了指院中的几间厢房,说道:“这里便是几位施主的住处了,请几位施主稍作歇息,贫僧这就让人去准备斋饭。”
我们谢过主持,便各自进了厢房。我与潇潇的房间相邻,我走进房内,只见屋内布置得简洁而温馨,窗明几净,床铺整洁。我放下行囊,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不多时,便有小僧人送来了斋饭。我们围坐在桌旁,看着桌上的斋饭,虽然没有多少调味品加持,但是那些素菜本身的新鲜与美味,却依旧让人食欲大开。我们一边品尝着斋饭,一边聊着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平和。
用过斋饭后,我们稍作歇息,便由小僧人带领着,去寺中一些景色不错的地方游览。
我们走过了钟楼与鼓楼,听那钟鼓之声悠扬回荡,仿佛能洗净人心的尘埃;我们走过了藏经阁,看着那满室的经书,心中不禁对佛法的博大精深充满了敬畏;我们还走过了莲花池,看着那满池的莲花竞相绽放,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