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在衙门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仿佛心中有千头万绪。他一边踱步,一边不时地望向门口,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距离他将关于张希安神速破案的奏表递交给青州府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按照常理,青州府的回执批文应该早就到了。然而,直到现在,王飞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这让他感到越来越焦虑。
“难道是因为这件事情太小,崔知府根本就没有把它当回事?”王飞暗自思忖道,“还是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张希安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青州府根本就不打算给予嘉奖?”他越想越觉得不安,各种猜测在他脑海中不断涌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功夫?不仅没有为张希安争取到应有的奖励,反而还可能让崔知府觉得我在小题大做,真是得不偿失啊!”王飞不禁叹息道。
毕竟,张希安作为王飞的准女婿,张希安的事情,他确实应该出一份力。但是,如果这样做会对他的乌纱帽产生丝毫影响,王飞都会觉得非常不划算。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丢了自己的官职。
吏部
“呀,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吏部尚书高振满脸笑容地看着眼前的人,似乎对他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
吏部侍郎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恭敬地回答道:“恩师,您这是在说笑了。”接着,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实是这样的,下头递上来了一份奏表,我和其他几位同僚都觉得有些难以评判,所以只好前来恳请恩师给我们一些建议。”说完,吏部侍郎小心翼翼地将奏表递给了吏部尚书高振。
高振接过奏表,开始仔细阅读起来。他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表示对奏表内容的认可。
“好,好,好!”高振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此人的确是个人才啊!”
高振抬起头,看着吏部侍郎,开口说道:“秦墨啊,你跟随我也有七八年了吧。我之前曾经教导过你关于吏部评判的准则,你可还记得吗?”
秦墨连忙回答道:“自然是记得的,恩师所说之言,我句句记在心头。”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功必赏,过必罚,功过相抵看章程。”
“嗯,不错。”高振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那么,对于这清源县捕头张希安迅速破案这件事情,你认为他是有功还是有过呢?”
秦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自然是有功的。”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高振见状,追问道:“只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只是这张希安虽然是捕头出身,但他的能力和贡献不可忽视。仅仅赏赐些银钱,恐怕难以体现他的价值,也容易让底下人觉得我们小气。然而,吏员晋升为官身的案例确实不多见,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秦墨分析道。
他继续说道:“若是我们私自决定给予他官身,不仅可能会被他人指责违反规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大梁的官员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仕,历经十年寒窗苦读,才得以在抡才大典上获得官身,光宗耀祖。如今,为了一个捕快就轻易赐予官身,虽然不至于离经叛道,但多少还是有些不合规矩。”
秦墨的话语条理清晰,让人无法反驳。他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既不能亏待了张希安,又不能破坏现有的规则。这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
高振看着自己的爱徒,笑了笑。“给他个最低的从九品,清源县巡检如何?”
“清源县,只是下等县,巡检只有上等县才配。。。。。。”秦墨说道。
“那就是你的事了。”高振哈哈大笑。“秦墨,我们不光要做事,还要知晓变通。给个名分罢了,又不是给实权。没人会较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