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连我们中央军全德械装备的调整师都办不到的事,就凭八路那几个人几杆破枪能做到?我看他们能全歼鬼子一个小队就不错了!虚报战功还不是为了从校长那里骗一些补给和经费。”另一名将领连忙附和。
“现在是抗战困难时期,除了中央军的王牌嫡系部队能及时获得补充,其他部队都饿着肚子。我们滇军这些年打退了鬼子五六次进攻,也没有得到该有的补充。”一位滇军将领接下话茬,明着是讽刺八路,实则发着牢骚。
魏俊如摆了摆手,制止了将领们摆战绩秀功劳发牢骚,微微侧头问向一旁负责情报的参谋:“八路的战报说了击溃山崎大队的部队叫九州营?这支部队到底什么情况?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报告司令官,据可靠情报显示,九州营是溃军聚拢起来形成的一支部队,其中有不少被鬼子打散的国军将士被,他们推举的营长叫余继承。最开始只有一个连的兵力,现在九州营补充了不少晋省当地人,已经扩充到一个营的规模。”
“有不少国军将士?现在补充进了不少晋省人?这件事阎老西儿知道吗?他有什么反应?”魏俊如继续发问。
他是不太相信八路军的一个营能击溃一个精锐鬼子大队的,但是八路军的战报一般不像国军某些部队那么浮夸,所以这支部队应该是有一定战斗力,至少真正歼灭了一小股鬼子部队。
“晋绥军那边还没有什么具体动向,但是有情报显示他们最近在想办法积极和九州营、新一团接触,似乎想和八路联合作战。”
“阎老西儿这是坐不住了,他手底下那帮军队做点小买卖还行,一碰到硬骨头就掉链子。”魏俊如端起茶杯,轻描淡写的评价了一句,在座将领们一阵哄笑。
作为曾经在中原大战中叱诧风云的地方军阀大佬,全面抗战之后又出任第二战区司令官,晋省王阎老西儿原本在这些国军将心中的地位很高。
但是自从大侗失守后,晋绥军接连丢了忻州和泰源,后来又丢掉了晋东和晋南,这位晋省王已经把晋省几乎丢了个干净,不仅损兵折将,还把晋省重要的矿产资源也都丢了,差点就当了光杆司令。他在国军将士心目中的形象自然是一落千丈,成为了不少国军将士茶余饭后的笑柄。
“既然阎老西儿有了动作,我们也不能坐在中条山看戏。这支部队很能打,而且其中有不少国军将士,我们如果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在侧翼作为我们的眼睛,关键时刻还能骚扰鬼子的补给线,中条山的防御就万无一失了。你们负责找机会和这个九州营接触一下。”魏俊如喝了一口茶水,吩咐道。
“好的,司令官。还有一则情报,鬼子最近在中条山东部和北边的部队有一定程度的调动,但是并不算频繁。司令官您看是否需要调整部署?”情报参谋尽心尽责的提醒。
“用不着,鬼子从前年开始就对我们中条山阵地发动了七八次进攻,他们的战术已经被摸透了,无非就是那几种,我们就稳坐中条山,等待中原战局有大的变化伺机而动就可以了。”
魏俊如放下茶杯,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