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炽热,弟子们转入室内,研习医术。他们围坐在桌前,仔细观察着各种草药标本,背诵药理药性,相互交流探讨病症的诊治方法。遇到疑难之处,便翻阅古籍,试图从先人的智慧中找到答案。有的弟子还会模拟病患,让同伴进行诊断治疗,以实践来检验所学。
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天神庙的屋顶上,仿若为其镀上一层金辉。弟子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聚在一起,交流修行心得。他们分享着自己在练武、学医、悟道过程中的感悟与困惑,相互鼓励、相互启发。大弟子时常会站出来,总结一天的修行情况,指出大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仿若一位尽职尽责的小老师。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君贤在静室内闭关,不断突破自我,巩固修为;弟子们在室外,也在修行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转眼间,数月已过。这一日,静室内突然光芒大放,仿若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屋内升起。光芒透过门窗的缝隙,洒在庭院里,将正在修行的弟子们惊得纷纷停下手中之事,望向静室方向。他们知道,师父即将出关。
随着光芒渐渐收敛,君贤缓缓推开房门。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淡然与深邃。此刻的他,周身气息更加内敛,仿若一位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弟子们见状,赶忙上前,跪地行礼:“恭喜师父出关,修为更上一层楼!”
君贤俯身,一一扶起弟子,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欣慰地说道:“徒儿们,数月不见,为师看到你们的成长,甚感欣慰。此次闭关,为师收获颇丰,对天地之道、修行之法又有了新的领悟。日后,为师将把这些领悟一一传授给你们,望你们能继续努力,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弟子们听闻,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
在天神庙那洒满阳光的庭院之中,弟子们围聚在君贤身旁,正热烈地探讨着修行之道。刚刚历经经脉稳固的艰难过程,君贤的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却难掩眼中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之光。
一位年轻而充满好奇心的弟子,眨了眨灵动的眼睛,像是突然被灵感击中,兴奋地开口说道:“师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把体内的灵气从毛孔散发出去,会产生怎样奇妙的景象?又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何种变化呢?”
这话一出,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其他弟子们先是一愣,随即眼中也闪烁起跃跃欲试的光芒,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各种可能性,庭院里瞬间热闹非凡。
君贤听到弟子这番话,心头猛地一颤,仿若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瞬间想起了医书上说人的热气或汗液是从毛孔散出去的,这样是不是也可以灵气外放、君贤也一直未深入探究。他微微仰头,目光穿透云层,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往昔研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老典籍时,偶尔会有只言片语提及这神秘的“热气外放”,可由于当时自身修为尚浅,对经脉、灵力的掌控还远远不够,所以只是粗略看过,未及细究。如今,弟子无心的这一问,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扇通往全新修行领域的大门。
在众人满怀期待的注视下,君贤缓缓收回目光,神色变得凝重而又带着几分兴奋。他轻轻抬手,示意弟子们安静,随后踱步至庭院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位弟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徒儿们,你们今日所提,乃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想法。这‘灵气外放’,为师曾在古籍残卷中有过零星了解过热气外放,虽只是只言片语,却也知晓其一旦达成,必将让我们的修行之路迈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弟子们听闻,眼中的兴奋更甚,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全神贯注地聆听师父接下来的话语。
君贤顿了顿,接着说道:“若能将灵气外放,首先,在实战之中,我们便能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想象一下,无需近身搏斗,只需凭借外放的灵气,化为凌厉的攻势,从远处便可给予对手重创,或者灵气全身外放是不是可以形成一道防御,比如灵气外放离皮肤一点距离然后硬化。如此一来,我们的安全便多了一层保障。再者,于平日里帮助他人,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比如救助伤病之人,灵气外放可用于探测病患体内的隐疾,精准找出症结所在,比单纯依靠望闻问切更为高效。”
“不仅如此,”君贤微微提高了音量,眼神中透着一丝向往,“当我们能够熟练掌控灵气外放,甚至可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奇妙的共鸣。山林间,我们能借助树木的生机、大地的厚重之力,为己所用;江河旁,吸纳水之灵动、汇聚水流的磅礴之气,融入自身灵力体系,让我们的修为提升速度大大加快。”
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若已然看到了那番神奇的景象,心中满是憧憬。然而,君贤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徒儿们务必知晓,这灵气外放绝非易事。它对经脉的强度、灵液的纯度以及对灵力的掌控精准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眼下,虽说我的经脉已然稳固,但距离达成灵气外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你们需得更加刻苦修行,从每一丝灵液好好融合、每一分经脉韧性的提升入手,方能达成顿悟之日,这事交给为师,你们先做好为天雷洗礼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