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仿佛又回到了小学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聚会也接近尾声。陈牧和同学们一一告别,带着满满的回忆,坐上了回家的车。陈牧参加完同学聚会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里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暖烘烘的。他刚走进院子,就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正和父亲陈新站在门口交谈,手里还提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鸭子。
“牧儿,回来啦。”陈新看到陈牧,笑着招呼他过来,“这是咱们村之前考上大学的晓峰,还记得不?他知道咱们今天回来,特意来看看。”
陈牧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记忆里那个瘦瘦高高的少年和眼前的人渐渐重合,连忙笑着打招呼:“晓峰哥,好久不见!”
晓峰笑着点头回应,有些不好意思地举起手中的鸭子:“陈叔,这是我自家养的鸭子,没啥贵重东西,就是想感谢你们之前给我捐款,帮我圆了大学梦。”
陈新连忙摆手,热情地说:“晓峰,你这孩子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在大学里咋样?”
晓峰挠挠头,眼中满是自豪:“陈叔,我在大学里挺好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还拿了奖学金呢。这次寒假回来,就想着一定要来当面谢谢你们。”
陈牧在一旁听得认真,不禁对晓峰哥多了几分敬佩:“晓峰哥,你可真厉害,以后肯定能成为大计算机专家。”
晓峰被夸得有些脸红:“哪有哪有,还得继续努力。对了,陈牧,你现在学习咋样?”
陈牧兴致勃勃地和晓峰分享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两人聊得十分投缘。
李秀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邀请晓峰进屋坐坐,喝杯热茶。晓峰推辞不过,只好跟着进了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晓峰讲述着大学里的新鲜事儿,欢声笑语不断。天色越来越晚,晓峰起身告辞,陈牧一家再三挽留,见他坚持,只好送他出门。看着晓峰离去的背影,陈牧心中满是感慨,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第二天一大早,陈牧家的院子就热闹起来。阳光刚刚照进院子,就有村民陆续登门拜访。
第一个到的是张叔,他经营着几家麻辣烫加盟店。一进院子,张叔就满脸笑容,声音洪亮地说道:“陈老弟,我来给你们拜年啦!”他手里还提着一篮子自家种的新鲜蔬菜,都是纯天然无农药的绿色食品。
陈新连忙迎上去,接过蔬菜,笑着说:“张哥,你太客气了,快进屋坐!今年店里生意咋样?”
张叔一边走进屋子,一边兴奋地说:“好得很呐!自从加盟了你们家的麻辣烫,这生意越来越红火。以前我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好了,一家人看店,全家团圆就能把钱赚了,多亏了你啊!”
正说着,李婶也来了。李婶没有加盟麻辣烫和便利店,但她也是满脸感激:“陈新啊,你们家收购紫薯、红薯和马铃薯,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前这些东西卖不上价,还愁销路,现在可好,价格公道,还上门收购,我们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李秀端着茶水走出来,笑着说:“李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们种的农作物质量好,我们才有底气收购。”
陈牧在一旁看着,心里暖烘烘的。这些村民的生活因为自家的产业有了改善,他由衷地感到开心。他给大家递上水果,也加入了聊天。
不一会儿,院子里又多了几位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喜悦。有人说起麻辣烫店里的趣事,有人讨论着种植农作物的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对于这些前来拜访的村民,陈新总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还不忘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承诺新的一年会继续和大家合作,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直到中午,村民们才陆陆续续告辞。看着离去的村民,陈牧一家心中满是感慨,这个年,因为这些温暖的情谊,变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