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网 > 网游 >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 > 第11章 河北点兵

第11章 河北点兵(1 / 2)

黄河的浊浪拍打黎阳渡口,董卓的星纹铠倒映在水面上,泛起一片紫黑色的涟漪。他赤脚踏过岸边新垒的京观,颅骨堆缝隙里插着的“袁”字旗还在滴血,旗杆上绑着个奄奄一息的斥候——这是昨日从邺城逃出的袁军探子,右耳被割去半片,伤口溃烂处爬满蛆虫。

黄河的浊浪如同巨兽般拍打着黎阳渡口,每一次撞击都似乎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悲壮。董卓身披星纹铠,赤脚踏过岸边新垒起的京观,那是由无数战死者的颅骨堆砌而成的恐怖之山。颅骨堆的缝隙里,插着一面“袁”字旗,旗帜仍在风中猎猎作响,但旗杆上绑着的斥候却已奄奄一息。

这是昨日从邺城逃出的袁军探子,他的右耳被割去半片,伤口处已经溃烂,爬满了令人作呕的蛆虫。董卓用赶山鞭挑起斥候的下巴,鞭梢的铁钩如同毒蛇的獠牙,轻轻刮下一块腐肉,斥候痛苦地呻吟着。

“文和,袁本初还剩几口气?”董卓的声音如同寒冰般冷冽,他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袁绍的生死。

贾诩蹲在尸堆旁,手中摆弄着一个青铜卦盘。卦盘的裂纹如同命运的轨迹,延伸至“冀州”二字时突然崩开,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可逆转的结局。

“昨夜观星,文昌暗淡,袁绍呕血三升,正躺在邺城北门的棺材里等死。”贾诩的声音平静而深沉,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袁绍的末日。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邺城城头,袁绍的金盔歪斜地挂在旗杆上,如同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他裹着厚重的狐裘,蜷缩在箭楼的角落,手中紧紧攥着半截玉带钩。这玉带钩是三日前被吕布劈碎的御赐之物,钩尖上还沾着高干喉头的血痂,那是他亲信的鲜血,也是他权力崩溃的象征。

“主公,颜良将军到了!”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跑来,声音中带着一丝喜悦和期待。然而,袁绍却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仿佛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斗志和希望。

黎阳渡口与邺城城头,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共同诉说着这个乱世的残酷与无情。

审配的话音未落,邺城的城门便轰然洞开,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被猛然唤醒。颜良骑着他的赤骝马,踏碎了清晨的薄雾,如同战神降临。马鞍旁挂着七个血淋淋的布袋,那是董卓派来劝降的七个使臣的头颅,其中最年长的那个须发皆白,正是袁绍的叔父袁隗,他的眼神中似乎还残留着不甘与绝望。

“董贼!可敢与某一战!”颜良怒吼着,手中的鬼头刀劈向城下,刀风卷起的沙尘在空中凝聚成“死战”二字,如同他的决心一般坚定。

城下的西凉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华雄独目充血,他骑着战马,陌刀拖地划出耀眼的火星。他大声嘲笑道:“杀鸡焉用牛刀?爷爷来会会你这河北病虎!”

两马交错的刹那,陌刀与鬼头刀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火星四溅,烫在颜良的狮头肩吞上,留下焦黑的孔洞。华雄的独目突然暴睁,陌刀的刀柄机关弹开,喷出一股墨家特制的“迷心散”,这是用玉玺邪气炼制的毒雾,沾肤即溃,令人闻风丧胆。

“卑鄙!”颜良怒吼一声,迅速扯下披风掩住口鼻,同时鬼头刀回旋劈向马腿,企图一击制胜。然而,赤骝马却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铁蹄正中华雄的胸口,但星纹铠的紫芒却如同反弹之力,将马骨震得碎裂。颜良从马上坠落,生死悬于一线。

最新小说: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 梦回春秋当大王 马超重生大宋朝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大汉谍商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