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为了奖励,但也是看看这傻柱的现状。
不过,依旧不知悔改。
赵卫国有些后悔。
刚才其实不该提这个话题的。
幸好,于莉这会儿,洗好了葡萄,放在铁盘里端了出来。
“来,吃葡萄了。营业员说是从吐鲁番运来的,在燕京可不容易买到。”
“好好,吃葡萄,雨水,你可别多想,你哥真的变了很多。等四年后,肯定会更好的。”
赵卫国说了一句,就站起身来,接过葡萄。
“于莉,你也坐着,休息会儿。”
“没事的,我不累的。”于莉坐下来,说道。
虽然由于傻柱的话题,让气氛有些闷。
但在于莉和娄晓娥,赵卫国三人的插科打诨下,氛围很快就好了起来。
几人一边吃着葡萄,一边聊天。
于莉也准备等孩子出生后,报个夜校,这会儿正在努力学习阶段。
娄晓娥以前是高中学历,何雨水夜校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
所以,都能给于莉辅导辅导。
这样一来,无所事事的赵卫国倒被排挤在了外面。
但于莉的学习劲头,还是让他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毕竟,原身也就一个初中学历,这着实有些不够看。
他也起了要不要自学高中,然后读读大学。
这样以后能够有个拿得出手的文凭。
不过,很快,赵卫国释然了。
后面,怎么都得去香港的,弄这个干啥。
要他真和那些小屁孩一起学,他还真抹不
刷刷奖励,把技术提升一波,然后协助分身,好好在香港站稳脚跟。
到时候,去了香港,有钱了,弄个文凭还不容易。
说不定,还能挂个某大学的特邀教授。
实在不行,混混教育行业也可以。
香港人口大爆发,但各种人才却一直属于急缺的状态。
这才让香港不得不走上了吃人口红利,做加工工厂,做出口的路子。
要是有人才,哪怕有一定的中层人才,香港后期的转型,说不定就可以朝着大美的模式走。
成为大陆的一块人才集中区,大力发展高精尖。
而不是最后一步步沦为一个累赘,直到回归,都没能解决人才问题。
依旧停留在金融和贸易两块领域。
赵卫国暗暗记下了这个想法。
要是有机会,赵卫国说不定就得实施一下。
不从内地抢人才,但作为亚洲四小龙,从欧美抢人才完全是可行的嘛。
只要有了底蕴,形成了一种技工贸的氛围。
说不定,等到回归,香港的耀眼,能够形成真正的互补发展。
至于说,到时候,香港越耀眼,越受到英子的重视怎么办?
哼!
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明年即将开始的新德里保卫战。
乃至于后面和猴子的各种拉扯。
新中国的崛起,就是在这一次次苦难中打出来的。
再说,现在,有了他的推动,华夏的实力只会更强。
一个落魄的英子敢叫嚣,哪怕你是铁娘子,那也得让你在大会堂门口,多摔几个跟头。
就如毛爷爷说的,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