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时候还不明白原因,直到亲眼目睹和他水平差不多的查剑英、陈建公等人靠着胡为民的指点,接连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从那时候起,他明白了,文学创作并不简单,想要有所成就,需要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指导。
而胡为民,年轻又有成绩,还愿意纡尊降贵,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于是,他不在抗拒之前看不上眼的文学社,开学第一天便选择加入。
尤其是看到身后排着的长龙,他更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现在,加入文学社后,他开始期待着胡为民的现场教学。
查剑英笑着道:“等纳新结束后,我们会安排大家和胡老师见面。放心好了,胡老师是咱们文学社的顾问,他人很好说话,也没有架子,有什么问题他也很乐意回答。”
刘振云遗憾不能立刻见到胡为民,但也表示理解。
他走后,后面的人同样取出了申请书。
一个下午时间过去,查剑英收起最后一人的申请书。
“总算结束了,我没想到纳新会这么累。”
“同学们太热情了。”陈建公道。
“是胡老师的吸引力太大。”查剑英摇摇头了,眼睛里透着精明,“我敢说,今天提交申请书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冲着胡老师来的。”
“这不是很正常吗,以胡老师现在的年纪和名气,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作家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现在能和胡老师打好关系,对于有志于文坛的同学来说,是最佳选择。”陈建公分析道。
查剑英眼珠子一转,问:“照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很幸运?”
“当然幸运了,能让胡老师手把手教写作的,除了我们还有其他人吗?”陈建公反问。
“呃,应该没有了吧?”
“那不就是了。靠着之前几篇小说带来的影响力,我已经进入了一些燕京本地文学杂志社编辑的视线里,我想你也一样吧。”陈建公笃定道。
查剑英道:“原来也有人找过你。”
“就像你说的,假期的时候,是有编辑找过我。”
“是约稿吧?”
“没错,不过不是比较出名的文学刊物。”
“知足吧,如果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不证明了我们的进步吗。”
“老陈,这个寒假你写了几篇稿子?”
“几篇?你当写小学作文呢?我就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陈建公撇了她一眼,没好气道。
查剑英眼前一亮,提议道:“我也写了一篇,正好现在拿去让胡老师看看?”
“先把申请书整理一下吧。”陈建公指了指桌子上厚厚一摞申请书道。
查剑英挠了挠头,尴尬一笑,“哈,差点忘了。”
……
赶在图书馆下班前,两人总算在二楼见到了胡为民。
查剑英笑着恭维道:“胡老师,恭喜您的短篇小说《谋杀》再次掀起讨论热潮。”
虽然许久没见,但她在胡为民面前并没有那种疏离感。
“怎么,文学社的工作忙完了?”胡为民问。
“您怎么知道?”
“你们文学社纳新动静那么大,排队长龙甚至把走廊都占满了,我要是还不知道,岂不是白当这个顾问了。”胡为民笑道。
查剑英冲着陈建公挤眉弄眼道:“怎么样老陈,我就知道胡老师不会出名了就不记得我们这些穷学生。”
“我……我说什么了我?”陈建公委屈道。
“好了剑英,不要在欺负建公了。”胡为民摆摆手,制止查剑英继续耍宝,问道:“说吧,你们来找我还有什么事?”
“胡老师,我们是来汇报纳新成绩的。”查剑英挺起胸膛,骄傲汇报着整理出的数据,“今天我们一共收到入社申请书六十八份,最终决定接收新成员十六人。”
胡为民意外道:“咦,我还以为你们会全部接收。”
陈建公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解释道:“胡老师,提交申请书的人中,有一些对文学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因为您,对文学社产生了好奇心,要不就是您的书迷。他们入社目的不纯,我们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你们做得对,加入文学社不要求他们有多么好的基础,但对文学创作最基本的喜爱都没有,加入进来也是荒废时间。”胡为民点点头,认同两人的做法。
查剑英笑道:“我就知道胡老师会认同我们的决定。”
“你们不要担心,只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闲言碎语伤不了你们。”胡为民道。
“对了,胡老师,纳新结束了,您是不是参加一下文学社的会议,对新加入的社员说上两句话。”
“行啊,你们说个时间,嗯,不要现在我上班时间。”
“那就明天下午吧。”
“没问题,还有个事。”查剑英突然扭捏起来,没了刚才的飒爽,“胡老师,我和建公趁着放假,都写了一部短篇,您能不能帮我们看一看?”
“拿来吧,我也想看一看,你们这个假期有没有消化之前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