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负荆请罪(1 / 2)

有了纸媒争相下场,民间对《谋杀》的讨论热情空前高涨。

谁要是聊天的时候,不说一句“人格谋杀”或者“社会性死亡”,便仿佛跟不上潮流,落伍的人,惹来同伴们的嘲笑。

说起来,这部短篇虽然讨论度高,但受欢迎的程度却不及胡为民的《甜蜜蜜》和《演员》。

究其原因,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评价可能会因群体差异、思想观念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显着分化。

比如文学界都夸胡为民的这部《谋杀》写得好,大部分评论家聚焦于小说的现实评判性和写作技巧。可还有一部分评论家,认为短篇延续了“伤痕文学”的精神,甚至将其视为对人性异化的深刻揭露。

在市民群体中,一部分偏保守的群体对小说中宫女士的遭遇并不同情。

他们将宫女士的遭遇归咎于“不检点”。他们或许会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她要是真清白,谣言怎么会找上她?”

还有一部分读者看这部小说更是带着猎奇心理的,更关注“陪睡编剧”“勾引导演”等桃色情节,将其视为满足窥私欲的市井故事,而非社会批判。

好在,这一部分读者群体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数读者对宫女士的遭遇普遍抱有同情心。

尤其是后来纺织厂女工潘小菊的抗争和寡妇小桃报警事件传播开后,不少女性读者得知后,也鼓起勇气,向家人或者厂领导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的事都得到解决。

时间近的还好说,犯事工人赔礼道歉,严重的甚至遭到开除。

可也有时间较远的,除了受害人,没有其他认证物证,只能不了了之。不过,她们也不是没有收获,经历了这件事,她们变勇敢了不说,还曝光了嫌犯,有效遏制了恶行的传播。

不少女同志感念小说给了她们力量,其中大部分人自发成为胡为民的书迷。

经过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小说《谋杀》的影响力已经不在局限于燕京。在热心读者的努力下,靠着手抄本,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向着全国蔓延开来。

不过手抄本到底没有印刷速度快和便捷,这种传播范围可能比较广,但速度还是很慢的。

……

就在小说发表三天后,胡为民居住的朗润园公寓有客人到访。

“谢导,没想到是您来了,我说今天一大早,窗户外的喜鹊怎么叫个不停。”

胡为民开门,见到是谢铁丽后,热情的将人迎进来,讨喜的更是话说得贼六,一点都不觉得烫嘴。

谢铁丽一大导演,又是电影圈的老前辈,让这么一位前辈私下里拜访胡为民,这事要是说出去,得惊掉不少人的下巴。

谢导本人也有些抹不开面,进门前就板着脸。不是他对胡为民有什么意见,还是那句话,他是老前辈。

他要是敞开门宴客,想巴结他的人能从他家排到东华门。

但是呢,谁让胡为民和龚雪受了委屈呢,还是他们北影厂没把事办好。

就凭胡为民把这事写成小说,他都不觉得这事能善了。甚至于,他都想好胡为民见到他会摆脸色。

这也是他一开始脸色不好的原因。

偏偏谢铁丽这回又猜错了,胡为民不仅没给他脸色,还热情招待了他。

不说像他徒子徒孙那样毕恭毕敬吧,但那待人接物还是让他感觉很舒服。

事情到了这一步,谢铁丽也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他惭愧道:“小胡啊,这次是我们对不起你和小龚同志,明明承诺了要尽快解决问题,结果没有做到,我们惭愧啊!”

“人查到了吗?”

惭愧不惭愧的,胡为民不关心,他就是想知道,北影厂这么些天下来,到底想通没有。

“人查到,厂里领导已经开会批评教育过了。”

“只是批评教育?”胡为民渐渐收起笑容,面容变得严肃起来,“我一个大老爷们被人误会了没事,大不了一笑了之。但人家是姑娘家,说封建点,事关清白,按照现代的说法,也关乎个人尊严和名誉!

这事可大可小,大了,谢导和领导们大约是了解了,小了说,人家姑娘受了那么大委屈,一点表示都没有,合适吗?”

谢铁丽已经汗流浃背了,他砸吧一下嘴,干巴巴道:“为民,我们北影厂肯定不会让你们白受委屈。可我们北影厂是单位,不是某个人的一言堂。

处理工人都是要上会讨论的,之前也开过会,但赞成处理那几个人的不多。

而且,这不是《甜蜜蜜》正在紧张筹备嘛,我们也是怕耽误到工作。”

“电影可以不拍。”胡为民淡淡道。

谢铁丽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什么?”

“我说,《甜蜜蜜》的筹备工作可以停下来了,剧本我不愿意给北影厂了。”

胡为民说得轻松,却如一记重击,差点没把谢铁丽砸晕过去。

最新小说: 穿越配角有个病娇老婆 被夺身份后我继承了修真界 都市修仙,我得到了上古真仙传承 60空间,谁还不买几座四合院 灵启都市纪元:佣兵的平凡幻变 半山村中的漂亮女人 诡异高武:我的外卖只送恐怖 入夜就变强,我的天赋无限进化 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 飘渺星踪:地球被守护的八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