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燕京地区的其他报社的社长和主编打听到这个数据后,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两百多万份啊,目前除了顶级报刊,本地报刊的销量普遍在十几二十万份。这个数据才是普遍的,青年报将数据提升太多。
太超纲了啊!
他们知道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是胡为民,但他们没有办法复制这种成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报社的刊物上无法刊载小说。
不过,也不是所有报纸都没法刊载小说,比如《新少年报》。
该报是全国少年先锋队队报,以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其主办单位来头很大,是Gq团中央。
《新少年报》自创刊以来,秉承着“为孩子们说话,说孩子们的话,让孩子们说话”的方针,帮助国内的小朋友了解天下大事,解除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好心灵。
只是,少年报一直以来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缺少优秀作品。
应该说,中国自古以来便不缺少儿童读物。
《三字经》即使放在当代,也是足够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
其他诸如《司马光砸缸》《闻鸡起舞》《孔融让梨》等,也教育着一代代的小朋友。
但到了新时代,国内的小朋友也渴求着《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这类优秀的童话故事。
而国内真正能享誉全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似乎也只有叶圣陶一人。
说到底,真正站在儿童视角,写出让儿童喜欢的文学作品并不容易。
而特殊时期过去后,国内的儿童文学似乎断代了,没有了接替着。现今刊印的儿童文学,不过是几十年前的老作品。
缺少新鲜血液啊!
《新少年报》自从新主编金纹上任主编后,也不是没有采取征文活动,奈何效果并不明显。
相比严肃文学,儿童文学的地位并不高。
有兴趣创作儿童文学的作家很少以儿童视角写出童话故事,知名作家又不屑于创作儿童文学。
不过胡为民的出现,让金纹看到了希望。
胡为民有太多优势,他年轻,年轻意味着思维活跃,还有童心。
其次,他是燕京的大作家,有足够的成绩证明其实力。
最后,他文风多变,意味着喜欢尝试新东西。
金纹不止一次在编辑部会议上提出邀请胡为民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提议,奈何支持者寥寥。
但现在《燕京青年报》的火爆,让他重燃希望。
会议上,金纹力排众议,决定亲自去请胡为民出马,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出一份力。
胡为民的身份此时在文学界早已不是秘密,金纹特地找了个燕大上课的时间,跑到了学校。
向门卫打听了一番后,金纹满怀期待地朝着图书馆走去。
“又是报社的,这是最近第几个了?”
门卫老高目送金纹离开,嘴巴里嘟囔道。
金纹进入燕大后,一路打听,来到图书馆。
“这位老师,请问胡为民胡老师在不在图书馆?”
找到图书馆后,金纹礼貌叫住一位老师,询问道。
“你找小胡啊,他在二楼。”
“谢谢。”
“不客气,最近找小胡的人真多。”
金纹心里一沉,问:“很多吗?都是什么人?”
“很多,都是杂志社或者报社的人。”
闻言,金纹有些懊恼,觉得自己来晚了。
谢过老师后,金纹快步走向二楼。
来到二楼,他一眼就发现了疑似胡为民的青年。
金纹走向柜台,询问道:“请问,您是胡为民胡老师吗?”
坐在柜台后的男子抬起头,看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