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卖菜,云平感觉心里有底了很多。
为了不至于丢秤,云平云升两人在家里演练了好几遍秤杆使用,感觉云升比云平用得都溜。
云洁夸奖云升天生卖菜圣体,云升骄傲得不行。
毫无疑问,新鲜的西红柿又在家属院掀起了不小的轰动,老师们啧啧称奇,比肉还贵的价格,买起来也是不眨眼。
肉好买,新鲜西红柿可不多见。
云平心里有一点点后悔,应该卖3元一斤的,看这个样子的话,2.5元和3元,对买家来说也没多少差别。
总归是刚开始,权当是低价引流吧,想起云洁的叮嘱,云平也就想开了,得到顾客的认可,比什么都好,不能挣太多,要不心里不安稳。
云升守着筐子卖西红柿,云平跑着把牛奶送下,才半个多小时,两毛钱一把的蒜苗全部售罄,很多人家都是拿2把、3把,都是经常赶集的,知道这个价格是低于市场价的。送上门的新鲜便宜的蔬菜,谁不要啊。
西红柿卖了一会,还剩一半左右,云平一点都不急,“小能人”说了,刚摘的西红柿。三四天后才最好吃。
快到上课时间了,两人赶紧打道回家。
后面还有探头探脑的人家,相互询问,“刚才是不是有人在叫卖西红柿?”
云平云升相视一笑,等明天咯!
下午放学后,云平并没有回姥家,说好的是每周一三五六下午回去拉菜的。这会子,四个人正在八仙桌上写作业,复习功课。
连莲缠着云升讲小画片上的故事,少年清脆的声音缓缓流淌,就像是收音机里的背景音乐,柔和自然,一派暖暖内含光。
忽然,大门外有敲门声,“嘟嘟嘟”三声,大家不约而同抬起头来,又是“嘟嘟嘟嘟”四声,这下听清了,云平云洁对视一眼,谁也没动,云洁心里突然很慌。
连家兄妹一向都是放学后接着回家,关上大门,自成一统。
魏奶奶有大门和屋门的钥匙,会直接进来,这会子会是谁呢?有什么事情?
门外的敲门声很是执着,仍是“嘟嘟嘟”个不停,云平站起来去外面,云洁紧随其后,云升和连莲也紧张地盯着哥姐的身影。
门一开,传来欢快的嘘寒问暖声,隐隐还有个小孩子的声音,云升提着的心放下来,又隐约听到“西红柿”“黄瓜”“姥家”等字眼,云升明白这是干啥的了,一个箭步冲出大门,
“谁来了?!”
当然是有人来了,不过这人不是来找人的,是来找黄瓜西红柿的。
原来是家属院的一个老教师,女儿嫁到西北外地,过年回娘家看看,临走了,为娘的想给亲家拿点礼品,一般的礼品无以表达心情,听说有新鲜的西红柿,觉得是个稀罕物,准备让女儿女婿带到西北,让两亲家尝尝鲜。
这不,一路问着竟找到家里来了。
云洁失笑,这西红柿竟然成了外交礼品。
云平小心挑选了4斤西红柿,称好后又仔细用毛毡和报纸包装好,省得在路上压坏了。
来人中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怯生生躲在大人身后,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一副喜庆模样,云平学着“小能人”的做法,送给他一个通红的小柿子,小男孩很惊喜,规规矩矩朝云平道谢,大家皆大欢喜。
送走老教师,云平称了一下剩下的西红柿,还有6斤。
“你们知道咱们卖了多少钱了吗?”
“多少?”
“一共收了46.5元了。”
“进货花了多少钱?”
“47元。”
“快回本了!也就是说,剩下的这6斤西红柿,卖出多少钱,咱们就挣多少钱?”
“是的。”
四个人眼睛一起看着地上这一小堆西红柿,有点不可思议,忙忙活活一整天,就挣下了这一堆西红柿?
云洁没大有概念,有点怀疑。
云升看到的是15元大钱。
云平则突然担心,万一这6斤西红柿没人要呢?
云平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隔天早上,云升往家属院大门口就这么一站,接着围上来几个大爷大娘,一会就没有了,后面来的好几个人没有买到,不死心,在云升身边转来转去。
有个暴脾气的老爷爷简直要生气了:“就拿这么一点,你怎么好意思卖?!兴头头过来,买不到,真是气人,小孙孙就想吃个西红柿汤!”
云升忙解释:“大爷,明天早上还有,您是哪排哪屋,我记下来,明天我给您送家里去。”
“明天还有?”
“有有有!”
老爷爷报出门牌号,预定2斤西红柿。云升默默记下。
“你怎么不记下来?”
“我记下了啊。”
“记哪了?”
“记脑袋里了。”
“就这么记下了?”
“就这么记下了。西区5排3号,2斤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