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英还是一副充满自信的口吻:“我相信刚子。”
“我晓得你相信他,可是……”张爸还是有些忧心,“再说了,他家里现在也是一副不怎么上心的样子,你和刚子只要一天没结婚,都可能充满了变数。”
“不会的……”张云英的脸儿有些白了。
“还有,你想想,你是个乡下人,只有初中文化,他是个军官,军校毕业,两个人之间的悬殊太大了,就是结了婚只怕将来也过不到一起去,那就很麻烦了。”
这话听得张云英一颗心使劲往下沉。
她不怕卫刚关心,她怕的是自己跟不上卫刚的成长步伐。
其实上一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夫妻之间一方发达了富贵了,但另一方却始终在原地踏步,然后夫妻间的距离越来越宽,宽到第三者第四者轻而易举地便插足进来。
上一世,自己就是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被宋青云欺骗,被宋小东陷害,可不想在这一世里将来又落得被卫刚嫌弃。
“爸,我晓得了。”她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
想了一晚上后,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我要上大学!
“爸,我想去上大学。”她说。
张爸听了吃了一惊,“你?上大学?”
在农村人眼里向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只有男儿,女人只能是无才便是德。
不信你看看这乡坝头有几个女人是读过书的?又有几个女人是识字的。
就算是能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女人,都是只是参加过工作组组织的扫盲班而已。
农村人的认知便是,女娃子读那么多书干啥子,将来还不是要嫁人,读书都是给夫家培养的。
张家算是比较开明了,在张爸的号召下,整个家族里的女孩子都读过书,或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
其实张云英在读书时候还是非常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好,只是后来受了那大文化运动的影响,她读完初中就没读了。
学生天天都罢课,老师不敢上讲台,这书没法读啊。
现在想来她真有些后悔,要是当初像堂妹云娟那样咬咬牙,去把高中上了,现在自己好歹也能进学校去当个民办教师。
在将来所有坚持下来的民办教师都会转为公办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
所以,读书是真的非常重要。
高考已经取消了好几年了,上大学主要靠推荐。
不过,工农兵学员不用参加文化考试,只要通过群众(领导)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方式”就能行。
但是,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大学要招专业知识很强的学生时候,那对文化水平就有一定要求了,所以才会组织考试来进行有限的筛选。
“爸,今年有没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啊?就是工农兵学员。”她问。
张爸:“上周我去公社开会,公社的周书记就说了S川大学给了我们公社一个名额,是中文系嘛啥的……”
张云英:“是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对,对,就是这个。”张爸说,“只从农民户口里招,只招18到23岁的女生,专门就是照顾农村女性。当时我想着我们大队没啥候选人,就没有报名。”
张云英忙说:“我去!我去!我去!爸,现在还可以报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