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还没等公鸡打鸣。
陆星河从母亲身边起来,给母亲和妹妹盖好棉被。
轻轻抚摸了一下母亲额头上的白发,这才打开门走到了棚子里。
上山打猎,特别是冬天上山,那是最危险的。
整个柴河大队,现在就只有他一个专职的猎手,之前巡山的猎手都在入山后没有走出来。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村民们也感觉十分正常。
这个年代青山埋枯骨,不少人都永远地留在了大山深处。
棚子内的角落,除了农用工具外,还有他上山的装备。
天上飘着零散的雪花,保暖和安全的装备必不可少。
角落中的狗皮帽子,的确良布做的绑腿,还有一把捡来镰刀做成的猎刀。
正常猎手都是配有老式双管猎枪的。
只不过沈大壮当上民兵队长之后,将所有的枪都收了回去,只有民兵队才有权利用。
但这一切都难不倒陆星河。
已经挂满锈迹的铁丝被他卷成一圈,背在身上。
兜里还有刚刚从厨房顺手抓的一把粗盐。
带上全部的家伙事,陆星河顶着小雪,独自一人朝着后山走去。
山间小路本就难走,如今刚下的雪更加松软,等走进后山,陆星河已经被累得气喘吁吁。
今天他上山的目标是山里的野兔,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去套一只野猪。
野兔下雪之初最好抓的一种猎物。
经常上山打猎的人都知道,野兔在下雪后有一个习惯。
因为野兔的梅花形脚掌上没有绒毛,所以踩在雪地上会有寒冷的感觉。
每当野兔在雪后出去找食物,都只会沿着出去的路线脚印再蹦跶回来。
所以,只要找到野兔的脚印,下好铁丝做的套子,沿着脚印撵兔子就行了!
简单容易,但十分耗费体力。
村子里的人很少上山抓猎物也是因为如此。
每天的配额粮票本就吃不饱,如果上山在抓不到猎物,那体力就浪费了。
还不如窝在家里的热炕头。
但想要富,手必勤。
勤快不一定致富,但不勤快一定会贫穷。
陆星河刚走到山脚下,只是靠着大树休息的时候,就让他意外发现了兔子的脚印。
脚印沿着山坡一路朝上,应该是下雪前没有回窝的兔子。
这种兔子最好抓,陆星河用铁丝圈成一个活扣,找到一个低矮的小树杈就绑了上去。
一个猎物三个圈。
这是山里的规矩,放多了会伤天和,收套子的时候容易遗漏,那样就会把小树苗勒死。
放少了还不容易抓到野兔。
当然,陆星河知道的这些都是一代代人猎人口口传下来的。
放了三个套子之后,陆星河沿着兔子的脚印继续上山。
这附近有野兔的存在,就会有吃野兔的大型猎物。
猞狸,豹子这些陆星河没有想法。
没有猎枪只凭套子很难抓住这些,但那些满身都是松油子的野猪,却在陆星河的菜谱上。
刚入冬的野兔别看肚子溜圆,很大一只,但扒了皮之后,肉也就一两斤的样子。
去县里的供销社售卖,价格低的惊人。
而到黑市上以物易物,也就能换一罐子麦乳精。
完全不够何小雨姐妹与家里人的吃食。
何况野兔全身都是瘦肉,一点油水没有,只能解馋,不能饱腹。
但野猪可就不一样了!
身上的囔囔踹可都是满满的肥肉,放进锅里练出油,还能剩下香喷喷的油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