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汤圆子便带着人上门来找隋易,给他安排了一个山上的活计。
青云谷上虽然有大阵护持,却也并非一劳永逸的。
大阵需要运转,自然少不了灵石的支撑。
而所谓的灵石,便是一种富含灵气的矿物质,在修士的圈子里有着广泛的流通。
除了拿来修炼,亦可以作为阵法的“燃料”使用。
谷内的灵石,有大部分是原青云谷主人库存的,此外也有现在的外围弟子们冒险出去外面开采,以确保大阵的日常供给需求。
隋易今天要做的,就是跟着另外几个人一起把灵石等物资送到山顶上,并且协助修补阵法的损耗。
对此,隋易并没有拒绝,辞别了丹琼之后便去往了指定的地点集合。
运送灵石的队伍人不多,总共也就五个人。
而载具则更是显得寒颤,居然只有几辆独轮木车。
这样的木车子要往山顶上推,而且每辆车还是载满了重达二百斤灵石,一路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修补阵法的工作每天都要做,今天一整天的时间,他们都得推着独轮车绕着山谷一圈,沿途修补那些需要修补的针脚。
也就在场的人都是修士,换做普通人,这活就算能干下来也得赔上半条命。
五人当中,除了隋易之外的四个人都是唉声叹气的,似乎在埋怨今日为何如此倒霉,居然分配到了这件工作。
可最终,他们还是得老老实实的推车上山,开启一整天的忙碌。
一路上,隋易单独推着一辆车跟在队伍后面,比较起其他人气喘吁吁的模样,他倒是显得游刃有余。
同时,为了防止自己显得太过特殊,他还不忘做戏到底,时不时的擦擦根本不存在的汗水,时不时的还会掉一下队。
一个时辰后,他们这一支运输小队才终于登上了山顶。
站在这里居高临下,可以同时看见谷内和谷外的世界。
外面一片雾蒙蒙的,大好的山河都被致命的毒瘴所覆盖,灰蒙蒙一片宛如没有尽头。
反而观之,谷内的生活虽然艰苦,可比较起外界的危险,似乎也不失为一处安逸之地。
他们沿着山顶一路前行,最终发现了一处需要修补的阵脚。
那阵脚就好似一根石头桩子插在山上,上面纂刻着阵法的纹路。
而眼前这一桩阵脚上的纹路明显黯淡了许多,那是因为垒在针脚底下的灵石已经接近枯竭,表面的蓝色光泽已经消失的差不多。
要修补阵法其实不难,无非就是把耗尽灵气的灵石撤下来,然后换上新的灵石。
按照特定的方式垒上去之后,再以朱砂笔将阵脚上的阵法纹路延伸描摹下来,让它们看起来宛如一个整体。
一个名叫刘大嘴的年轻修士在这方面颇具经验,他叮嘱隋易好好看他如何操作的,旋即便上手去做。
按照上面所述的流程,刘大嘴小心翼翼的,大约花了一刻时的功夫便完成了修复工作。
描摹阵法的过程需要修士注入真气,所以当他完成这一桩的时候,下次碰到需要修补的阵脚就该换人了。
这便是排队轮换制度。
隋易只是看了一遍,便将整个操作过程记在心里。
画符念咒本就是隋易的老本行,就这点小问题根本就难不倒他。
所以,一行人再度推车上路,等遇到下一个需要修补的阵脚时,隋易当即自告奋勇提出想试试。
其余四人都有些怀疑,有些不信这个小道士只是看了一遍就能学会。
刘大嘴提醒道:“可不许胡来,阵脚上的阵法每个都不太一样,你得顺着它的纹路往下画,不是说记住一个就能全部画对的。”
其他人亦是如此表示,希望隋易可以跟在后面慢慢学,慢慢看。
可隋易还是表示坚持,并且保证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