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易转身飞向高空,从青龙山上空俯视下去,整座巍峨高耸的山体映入眼帘,一览无余。
可惜,山腰下的瘴气依旧没有褪去。
而且此中看来暗流汹涌,没人知道里面是否还会冲出妖潮。
下方那个仅覆盖百丈范围的护宗大阵,与那绵延无尽的瘴气比较起来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沉思片刻后,隋易悄然睁开灵眼,当看见飘荡在漫山遍野的魂魄之后,他便施展出了服灵秘术。
这些魂魄大多数都是被他劈死的妖族,此外的便是那些战死在山下的青山宗弟子。
如今,他也没时间去一一筛选,干脆囫囵吞枣地全部接收。
如今施展服灵秘术,他周身上下的毛孔都几乎化作了一个个无形旋涡。
比较起以前强劲数十倍的磅礴吸力从他身上施展而开,将山上数千魂魄悉数被吸上半空,最终被他纳入体内转化成真气。
数千道妖族魂魄可是一个庞大的体量,即便隋易此时有金丹的修为,想要全盘吸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施展雷法所造成的真气损耗已经全部补充完毕。
而体内的转化仍在继续,多余的真气源源不断涌入丹田,致使其越发充盈。
等到丹田无法容纳,隋易便真气流转储存在经脉之中。
等到这一切彻底完工,空中的隋易的身体已经涨的宛如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
这是体内真气过度充盈的表现,不论是经脉还是丹田里,多出来真气都被隋易压缩成了灵液,如今的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注水肉。
眼看差不多了,隋易把双手举到胸前,艰难的用萝卜粗细的手指掐出了一个手诀。
“乾坤定,八卦生,吾以太上之名,起结界之法,护此一方安定。”
“此界之内,祥和安宁,此界之外,邪祟莫近!”
快速诵念咒语,隋易右手保持手诀不变,左手则转化成了剑指,遥遥对着下方青龙山的范围画了一个大致的圆圈。
只听见虚空中传来“嗡”的一声。
隋易被真气充斥的圆滚滚的身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意念与真气同时催动,半空中有一股巨大的无形力量正在构建,缓缓的扩大范围,直至覆盖千丈有余。
这无形的壁垒,宛如一个巨大无比的瓷碗,朝着下方的青龙山缓缓扣了下去。
不多时,便将半个青龙山主峰囊括其中。
无形壁垒所在之处,致命的毒瘴便被阻断在外。
而潜藏在毒瘴里面的东西,也再难跨过这道无形壁垒。
当做到这一步,隋易的身体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甚至还损耗了部分他自身的真气。
隋易默默擦了一把汗,心说大范围施展这一招可真不好办。
他施展的这一法术,就和当初在郡守府施展的其实是同一个。
只不过这次施展的规模比较起那一次要大许多。
隋易如今身负九霄玄雷法和服灵秘术。
前者,赋予了隋易在战斗中极强的进攻手段,后者,则是一种类似作弊器的修炼法门,能够直接通过吞噬魂魄转换成真气。
这次下山除妖,隋易认为必须要做好十足的准备,思来想去,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一门主防御的法术。
所以在下山前,他再去了一趟小道观后山。
在祖师爷们的墓碑前阐明利害,他便留在原地焚香祷告,静静的等待祖师爷们的提示。
果不其然,心疼徒子徒孙的祖师爷再次显灵。
这次赐下宝术的,乃是小道观第五代祖师,道号云海真人。
根据墓志铭记载,这位云海真人在世时,当时天下距离封狼山一役仅过去了百年。
地上的妖族基本已经肃清,而海里的却尚有残留。
恰巧山海郡西面靠海,岸边时不时的还会有海妖上岸骚扰居民。
西海广阔无垠,波涛之下暗流汹涌,海妖潜伏其中,自是来去自如,追击起来真是麻烦。
稍有不慎,更是会落入埋伏当中。
因此,天下修士面对海妖大多都是束手无策,多年来一直未曾积极展开行动追杀。
这便导致了山海郡靠海的地区时时遭到妖族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