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隋易一直在大鹏山脚下,指挥众人着手搭建新家园。
也是幸亏有隋易和颜提生两位高人在场,工作进行的还是相当顺利的。
不到三天时间,便有三十几座木屋搭建成型,乡亲们当晚就能够入住其中,不必再去小道观里睡地板了。
至于剩下的一点工作,便是要做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简易家具。
这点事情,隋易就不打算掺和了,而是默默地来到一块大石上面坐着。
他双手拢袖,静静地看着不远处各自忙碌的男女老少。
这些日子虽然辛苦,可好在大家都很乐观,对往后的日子依旧充满希望。
或许这就是淳朴百姓们的天性,只要天还没塌下来,只要抱有一丝的希望,便好努力的活下去。
隋易眼睛微眯,看着眼前这幅场景,似乎已经联想到将来山脚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日子。
水丰县的覆灭,其实在隋易心中并非没有造成任何触动。
而当初突破金丹的时候,那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心魔,其实也是隋易心中最为真实的写照。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确实曾经因为袭城当晚,自己没能及时出现而感到愧疚过。
虽然不深,可终究还是有过的。
而这也是他没有拒绝这些乡亲们来到大鹏山脚常驻的原因之一。
他心想,如果能如此一直下去,守护好眼下的一亩三分地,此生或许也就别无他求了。
至于护送白绫道姑回京一事,能不去想就不去想吧。
他心里是如此打算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又令他不得不改变了想法。
次日一早,刚入住新家的乡亲们刚刚起床,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劳动时。
却远远看见山下远远地走来了一群人。
众人面面相觑,当发现这群人是径直朝着大鹏山而来的时候,心中隐隐的感到不安。
在隋易的带领下,众人一起下山,打算看看这伙人是干什么的。
结果下去了才发现,来的居然是一伙儿难民。
通过交涉,得知对方是从四十里外的长岭县过来的。
前不久,在长岭县也发生了妖祸,与水丰县一样,整座长岭县城几乎全毁,死伤了大量人口。
眼下,长岭县城内还有妖怪盘踞,幸存的老百姓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便分作几队朝不同方向迁徙,希望能够找到一条生路。
而来到山下的这一支队伍大约有三四十人,途中曾经听说水丰县大鹏山上有一位得道高人,于是便一路跋山涉水,来找隋易寻求庇护。
对此,隋易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选择权交给了水丰县的乡亲们。
丁庭生此时已经能够依靠拐杖行走了。
他看着对方衣衫褴褛的可怜样,心中确实有些不忍心。
可回过头来看自己这边的人,似乎大家的脸上同样有着同情的神色,可却又夹杂着几分忧虑。
他心中了然,也许是清风观送来的粮食并不太多,自己人吃起来也只够维持半个多月,后续如何可还没想到招呢。
如今要是接纳这群难民,无非等同于把手里不多的粮食再分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