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你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曹操一听贾诩有计,精神陡然为之一振。
贾诩遂请虎卫,将地图拿来,铺展在了曹操面前。
“魏公请看,这临淄城四周湖河密布,河有淄水,时水,浊水,湖有巨定湖,可谓四面环水。”
“现下再有一月便会春雨普降,届时这些湖河定然水势大涨。”
“臣此计,乃是魏公率三千步骑,先退往济水以西,一者免于被楚军围于临淄,二者可等待援兵到来。”
“魏公可择一员大将,率七千精锐坚守临淄城,将萧和的楚军牢牢牵制于临淄城下。”
“萧和虽胜,兵马不过两万余人,在不攻陷临淄的情况下,断然不敢越过临淄,继续向青北诸郡进军。”
“魏公便以这临淄城为饵,待楚军四面围城之时,便派轻骑四出,将巨定湖,淄水,时水等周遭湖河全部掘开。”
“到那时,洪水便会四面八方袭卷临淄,必能将城外的楚军一举淹没!”
“如此,魏公便可以毒攻毒,以水淹之计不费吹灰之力重创楚军。”
“尔后我军再趁胜东进,自可以摧枯拉朽之势,一鼓作气将青东失地尽数收复也。”
贾诩手指着地图,洋洋洒洒为曹操献上一计。
曹操顾不得腚伤隐痛,腾的跳了起来,激动的伏在地图前扫视。
眼神越来越激动,脸上青筋抽动越来越频繁…
突然,曹操猛一拍案几,大笑起来。
“好好好,好一招水灌临淄之计!”
“此计与当年萧和那妖人水淹樊城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文和啊文和,孤就知道你胸中定然藏有奇策,孤若不问,你就不肯说是吧。”
曹操是笑的合不拢嘴,脸上阴霾尽散,赞许与责备兼有的目光看向贾诩。
贾诩忙一躬身,自嘲道:
“魏公言重了,诩食我大魏之禄,焉敢胸有计谋,却闭口不言,不为主分忧之理?”
“臣也是受潍水一战萧和之计的启发,想起当年樊城的地形,与这临淄城颇为相似,故而才刚刚想到这一计。”
曹操心情大悦,又岂会真责怨他,只大度一笑:
“行啦行啦,你也不必慌张辩解,孤也只是激一激你罢了。”
“看来孤的激将法果然有效,你立时就想到了这一招毕其功于一役的妙计。”
“好好好,此计若成,你就是孤收复青州失地的第一功臣,孤为你晋爵县侯!”
诸将一听,无不面露羡慕之色,齐齐看向了贾诩。
整个魏国上下,爵位最高者,也就夏侯惇的高乡侯而已,至今还未有人能获封县侯的殊荣。
曹操金口一开,贾诩便有可能是魏国中,第一个晋封县侯之人。
还是以外姓臣子的身份。
众人都明白,曹操这是太需要一场大胜了,以至于不惜破格以县侯的爵位,来封赏能让他美梦成真的有功之臣。
贾诩非但不喜,反倒吃了一惊:
“臣食主之禄,为主分忧乃是臣的本份,臣焉敢望如此重赏。”
“这县侯之封,臣万不敢受也~~”
贾诩想推,曹操却一摆手,不容质疑道:
“孤屡为那萧和所败,你若能助孤大破此贼,就是助孤打破了那妖人算无遗策的神话,所获不止是收复失地,更是一扫我军上下畏萧贼如虎之心!”
“如此奇功,区区一个县侯,你贾文和当得起!”
“就这么定了,你休要再推脱!”
眼见曹操执意如此,贾诩不好再推脱,只得勉强的拱手谢恩。
诸将眼见有机会大破萧和,收复失地,萎靡之气自然是一扫而空,精神随之大振。
“魏公,这齐郡乃青州最富庶一郡,其地虽小却人口稠密。”
“除了临淄之外,方圆七十里内,还有东安平,安西,博昌等数县,这城中士民,再加上附近乡野之民,至少五六万人。”
“若用贾太中之策,未免打草惊蛇,我们就不能迁移各县士民,甚至是连示警都不能有。”
“如此一来,这各处湖河一掘,齐郡便会被淹为一片泽国,这五六万百姓,岂非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尽数为洪水所淹?”
“这些百姓,皆为我魏国子民啊。”
“故贾太中这一计,臣以为,是否实施,魏公还当慎重考虑才是。”
蒋济在一片振奋中,狠狠的泼出了一瓢冷水。
堂内,霎时间沉寂下来。
原本热议的诸将,立时鸦雀无声。
“咳咳,其实蒋子通所言,正是臣开始时曾说,此计有违天和的原由。”
“此计虽利于国家,却有伤于百姓,有损于天和,恐遭世人诽议。”
“是否要用此计,臣也请魏公三思才是。”
贾诩忙跟着附合蒋济,几句话间将皮球踢给了曹操。
计是我出的,可我也说了,此计阴损,有伤天和,有损你魏公声名。
用还是不用,你考虑清楚后果,你自己决断。
至于将来是否会遭至骂名,与我贾诩无关。
曹操脸上笑容消失,脸色重新阴沉,一时犹豫起来。
许褚见状,便不以为然的嚷嚷道:
“什么有伤天和,什么有损魏公的声名,哪里来那么多顾虑。”
“当年那大耳贼自诩仁义,都能决汉水,灌淹樊城来对付咱们,咱们怎么就束手束缚脚的,顾虑那么多做什么?”
蒋济苦叹一声,无奈道:
“许将军啊,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刘备水淹樊城,是因为魏公将汉水北岸诸县百姓,全都已强行北迁,故而刘备才无所顾虑呀。”
许褚恍悟,一时哑口无言,只得无奈的看向了曹操。
曹操眉头深皱,目光却向诸将扫来扫去。
不到万不得已,这水淹自己百姓的骂名,他自然是不想背的。
至少是不能让他一人独扛,得有人帮他来分担骂名。
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臣子站出来,力主实施此计,而非似贾诩蒋济那样和稀泥。
诸将也不傻,张郃孙礼等人,皆是默默低下头来,不作表态。
“魏公,臣以为,当以大局为重,实施此计!”
一个铤身而出,打破了沉寂。
正是曹真。
曹操眼眸一亮,心下暗自欣慰,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啊。
于是曹操便拂了拂手,示意曹真说下去。
“魏公爱民如子,此乃天下人皆知之事。”
“水淹临淄,确实有可能误伤齐郡士民,魏公心中自然是万般不忍。”
“然若不用此计,则以我军现下兵力,断然无法阻止萧和那妖人长驱直入,黄河以南青州之地,便将尽为伪楚所有。”
“刘备表面仁义,实则残暴,若其鲸吞下青州,必会强迫这一州百姓充当府兵,沦为他攻城掠地的鹰犬,不知多少人要埋骨他乡,家破人亡。”
“倘若果真如此,那魏公便是因小义而失了大义,置一州百姓,乃至于我大魏万千子民生死于不顾!”
曹真一番大义凛然的陈词后,慨然一拱手:
“故臣请魏公以一州士民为重,以我大魏存亡为重,务必要用贾文和之计!”
曹操如释重负,嘴角掠起一抹欣慰满意之色。
曹真这台阶,给他搭的实在是太舒服。
一切都是为了大魏!
我是为了保全万千魏国子民,不得不牺牲齐郡几万百姓,是为了大义而牺牲小义啊!
曹操遂深吸一口气,一脸无奈的叹道:
“子丹之言,当真是提醒了孤,令孤幡然省悟呀。”
“罢了,为了青州士民,为了我大魏臣民性命,只能苦一苦齐郡百姓了。”
“纵有骂名,就让孤一人来担当吧。”